近年来,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化教育的普及,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。但与此同时,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问题,尤其是近视的流行,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。2023年,教育部及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的近视防控通知,明确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运动时间,积极推广体育课与课间活动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实验小学,正是这一政策的积极践行者。
校园内,孩子们满脸欢乐,流动的身影活力四射。每天10点,阳光透过校园高大的树木,照射在装饰着运动器材的广阔操场上,孩子们在爬行垫、轮胎和跑酷器材上尽情玩耍,进行各类体能竞赛;而楼上的数字体育教室中,智能运动教学设备则吸引着另一队孩子柔韧地练习深蹲和跳跃。这样富有多样性的运动环境,正是学校为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而精心设计的。

校方副校长曹京表示,学校通过对校园空间的重新规划与改造,极大提升了体育活动的场地面积。仅在最近的改造中,就为学生新增了30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,相当于七个标准篮球场,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运动需求。在这片乐土上,攀爬架、乒乓球台、少年篮球场和轮滑教室都在鼓励孩子们探索运动的乐趣。
美国儿童健康研究所的数据显示,良好的体育活动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。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儿童更有可能实现健康体重,更少病例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。因此,学校把体育活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中——从早晨到午间,再到课后,几乎没有间隔。
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,这所小学制定了特殊的体育安排,在一、二年级的每周课程中,他们会增设专属运动时间。周一的下午,一年级的孩子们可以在轮胎、跑酷器材上尽情开展游戏,而二年级的孩子则在周四体验跳皮筋、踢毽子等传统游戏。这些安排不仅提升了孩子们对运动的兴趣,也让他们在玩乐中增强了体能,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。
在校外,老师们同样积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,参与更丰富的体育活动。例如,学校开设的亲子登山课程,已经完成了18次训练,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,更增进了亲子关系。而冬季,学校利用专业的冰场,开展冰球训练,培养出了一批具有潜力的冰球苗子⚓️。
在科学角度上,适度的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荷尔蒙的分泌,增强免疫力,甚至还能够改善学习效率。生理学家指出,经过适量运动后,身体会释放出内啡肽等物质,使得人们心情愉悦,注意力更加集中。因此,朝阳区实验小学通过整合一系列活动,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。

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全人的培养。曹京副校长指出,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,让每一个刚步入小学的孩子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快乐,建立健康意识。正如校长陈立华所说,“我们将继续优化体育运动时间、空间和项目,营造人人爱运动的校园氛围。”
无疑,朝阳区实验小学的这一系列举措,正展现了教育领域在保护学生视力、促进健康成长上的重要角色。随着这些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,未来更多的孩子能够在阳光下、自信地奔跑,健康快乐地成长。